|
当前位置:首页 > - 文章中心 > - 财税新闻 |
大企业税收:优化太原制造业税收管理的建议
|
发布时间:2020-6-19 20:58:26 来源:山西日报 浏览次数:1775 |
优化制造业税收管理的建议
1.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2019年以来,国务院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降低实体经济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实落实中央和省确定的减税降费政策,税收部门工作的重点,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让政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确保税收政策落实到位,实现制造业大企业利益最大化。
2.要提供精准的财税支持。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的支柱产业,当前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推升、税收负担重、涉税风险高等困难,税收问题贯穿于生产制造企业筹建、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帮助大企业准确把握制造业相关税收政策并加以合理运用有助于企业更好完成财务规划,加大税收政策宣传辅导力度,为企业定期提供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税收违法行为发生,促进企业与税收和谐发展。
3.对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及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项目等及时兑现高新技术等税收优惠。细化制造企业的税收管理,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多管齐下,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提高制造业相关企业的竞争能力。
4.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制造业健康发展。税务部门要继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尽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把各项涉及制造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并严格政策执行的统一性。
5. 继续推进制造业税收管理水平。对制造业的管理,需精细化、全程化、网络化并行,严密把握行业动态。重点是加强成本核算,应积极研究和摸索成本管理新方法,努力规范企业的成本核算,避免税收流失,也有利于推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6.扩大风险提示范围。目前,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主要以千户集团企业为对象,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组织开展风险分析和统筹应对,而日常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则由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由于各级税务机关职责不同、侧重点不同,实际工作中,对风险的关注点也不一致。基于此,应该考虑扩大税务机关对大企业税收风险的提示范围。税务部门发送给企业的风险提示,侧重于分析企业的主营业务和政策性税收风险,对非主营业务及集团下属小企业的日常性税收风险提示不多;同时,所提示的税收风险,主要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对小税种的风险关注不多。然而实际业务中,企业的非主营业务和小税种,出现风险的概率很高,应当加强针对企业的非主营业务和小税种的提示。
(太原市税务局 史东法)
|
|
|